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,中国古代至今,黄芪在医学养生上有着许多运用。医生表示,妙用黄芪,有助于我们日常的身体保健,特别是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上有着独特的作用。

巧用黄芪养生的方法
1:黄芪加灵芝——改善心疾病
医生称,黄芪、灵芝都是补益类中药,黄芪重在补气,灵芝重在安神,都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。黄芪有甜味,灵芝有苦味,两者结合口感容易接受,因此,黄芪灵芝泡茶饮用对消除早搏、改善记忆有一定的疗效。
炙黄芪15克,野生灵芝15克煎服,治疗气虚早搏有效果。炙黄芪30克,野生灵芝30克,能补肾益气、养心安神,适用老年人记忆减退、失眠健忘、腰膝疼痛。
2:黄芪茶——防治口腔溃疡
黄芪茶做法:用生黄芪10克,蜂蜜适量,将黄芪洗干净,与蜂蜜一起放入杯中,倒入开水,浸泡10~30分钟饮服,每日1剂,连服3~5天。民间流传着“常喝黄芪汤,防病保健康”的顺口溜,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,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。
临床实践证明,黄芪不仅对体虚感冒、慢性肾炎、心血管病、糖尿病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,还是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良药。黄芪具有益气托毒、生肌敛疮的功效,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。溃疡初起时可通过益气、活血、托毒等作用促进毒邪的消散;溃疡形成后可通过生肌、敛疮、消肿等功效缓解症状、促进溃疡局部肌肉的生长、加速溃疡的愈合。
3:黄芪炖鸡——男女老少四季皆宜
黄芪炖鸡汤是民间最常见的药膳之一,可谓男女老少四季皆宜。中老年女性食用,选乌骨鸡,可以减轻更年期症状,延缓衰老,保持女性魅力;男性食用可以选公鸡,以提升体力;年轻人食用,可减少感冒次数,特别是平时容易出汗或口腔溃疡的年轻人,煲鸡汤时放15-30克生黄芪,对健康很有利。
相传苏东坡擅长中医养生,就常常用黄芪来进补,还留下了“黄芪煮粥荐春盘”的诗句。近代著名学者胡适,在北京大学教书时,常常会感到疲惫,力不从心,就用黄芪泡水,代茶饮用,特别是在讲课之前,他会先喝上几口黄芪水,精力倍增,说起话来声如洪钟,滔滔不绝。